聚匠網--助力山東省首屆文化惠民消費季上線啟動儀式暨新聞發(fā)布會在山東省文化館舉行
7月21日,由山東省文化館(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聚匠網(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官方授權網站)承辦的聚匠網--助力山東省首屆文化惠民消費季上線啟動儀式暨新聞發(fā)布會在山東省文化館舉行。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國琳,山東省文化館館長(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衍良,山東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副處長王尚,山東省文化館副館長趙新天等領導出席,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代表,媒體記者,山東省文化館全體職工,山東省文化志愿者共200多人等參加活動。山東省文化館志愿者團隊為前來參加活動的觀眾進行了現(xiàn)場導引和講解服務。
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國琳同志宣布聚匠網正式上線并表示祝賀;省文化館館長王衍良同志致辭,介紹了聚匠網的有關內容、產品、特色,以及聚匠網上線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山東省首屆文化惠民消費季的重要意義;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代表東明糧畫非遺傳承人韓國瑞進行發(fā)言。到場領導及嘉賓共同按啟動球預示聚匠網正式上線,之后共同參觀二樓非遺拓片專題展和中庭院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現(xiàn)場。
發(fā)布會現(xiàn)場,多位到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進行技藝展示:濰坊風箏扎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郭洪利等6人在廣場進行風箏放飛,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濰坊風箏的風采;煙臺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欒淑娟、濟南刻瓷代表性傳承人單孟渤、萊蕪錫雕代表性傳承人王圣良、糖畫代表性傳承人張常勇、東明糧畫代表性傳承人韓國瑞、章丘黑陶代表性傳承人張國慶分別在現(xiàn)場進行互動展示。中庭院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現(xiàn)場展示了筆墨紙硯、東昌府葫蘆、木版年畫、陶瓷、琉璃等100余件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
“聚匠網”,成立于2016年12月,作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官方網站,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的官方運營網站,“聚匠網”嚴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fā)展”的指導方針進行具體工作,始終堅持傳承和發(fā)展非物質文化遺產。
聚匠網自成立至今致力于深度挖掘非遺化,網站平臺目前已經搭建完畢,并已實地考察60多個地區(q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拜訪237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截止日前聚匠網已有295位非遺傳承人入駐,967件非遺商品在線銷售,發(fā)布相關專業(yè)稿件397篇等,已集聚專業(yè)的團隊與雄厚的非遺項目基礎。
“聚匠網”是一個從事非遺及相關產品運營的權威網絡平臺,以“銷售是最好的保護”為宗旨,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打造品牌意識,樹立版權保護意識,并與傳承人共同探討項目創(chuàng)新,結合“互聯(lián)網+”的運作模式,用銷售促進傳承。通過深度保護開發(f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線銷售商品以列入國家、省、市、區(qū)四級非遺名錄的項目產品及衍生品為主,以達到為非遺傳承提供更有價值的營銷傳播策略,為客戶量身打造具有深厚底蘊和文化價值的品牌的目的。
“聚匠網”具備權威專業(yè)的媒體價值,致力于呈現(xiàn)最具時效性的非遺時事報道。“聚匠網”還將定期舉辦非遺線下體驗課堂、非遺游學等活動,利用平臺的社會影響力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推廣。
本次聚匠網上線儀式新聞發(fā)布會的圓滿舉行,預示著聚匠網正式上線運營。
聚匠網網址:www.聚匠.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