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名 | 非遺傳習大課堂——秸稈扎刻技藝
扎刻技藝源遠流長,不僅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又兼具幾何學,結構力學,美學,建筑學等特征。
相傳,明朝永樂皇帝朱元璋決定將皇都從南京遷到北京,因此大興土木,且要在紫禁城的四角各建一角樓,且角樓必須是九根梁、十八根柱子、七十二條脊。在當時,如此建筑誰都未曾見過,更不用說親手建過。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閣樓的創(chuàng)作靈感,產生于一個細秫秸棍插的多層蟈蟈籠,工匠由蟈蟈籠得到啟發(fā),琢磨出紫禁城角樓的樣子,燙出紙漿做出樣型,最后修成了到現(xiàn)在還存在的故宮角樓。
扎刻的“扎”,主要是指用“六柱鎖扣”完成的結構,“刻”指秸稈編結的開榫和挖槽。采用類似宋代大木營造法的木制卯榫結構的方法,使材料精密結合,不用一絲膠粘。扎刻的技法不多,但要求精細度較高,具有仿古建筑的結構及觀賞性;榫槽的幾何特征;“六節(jié)穩(wěn)固”的創(chuàng)作特征;以及平衡穩(wěn)定的物理特征。
扎刻工藝有效利用秸稈、高粱稈古樸光潔的質感,把中國古代建筑的富麗堂皇和高貴典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盡顯中國民間手工技藝的博大精深,是藝術氣息與鄉(xiāng)土氣息并存的民間工藝品。
傳承人簡介
云廷臻,秸稈扎刻技藝傳承人,自幼接觸扎刻,十歲即可熟練制作扎刻鳥籠、蟈蟈籠、掛件等工藝品,后不斷鉆研摸索,對秸稈扎刻的材料做出了多樣化改變,在之前采用單一高粱桿的基礎上,增加了竹子和木料來扎刻古建筑。
現(xiàn)有原創(chuàng)作品近百種樣式,包括扎刻夜燈、扎刻相框、扎刻毛筆架、扎刻皂盒等集美觀與實用于一體的作品。
【活動時間】6月1日,9:30~11:00,14:00~15:30
【活動地點】山東省文化館(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三樓非遺精品展廳
【報名須知】5月28日上午9:00,報名通道準時開啟,僅限7到12歲的小朋友。
報名鏈接及二維碼:http://cnu5ropdehz7xwx3.mikecrm.com/PIYtXuQ
山東非遺傳習大課堂管理規(guī)定
“山東非遺傳習大課堂”是由山東省文化館(山東省非遺保護中心)創(chuàng)辦的非遺文化傳承與體驗的大型公益性活動,旨在向孩子們普及非遺知識、切身體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為嚴肅課堂紀律,確保每期體驗活動都能有序進行,達到良好的社會效果,特制定《山東非遺傳習大課堂管理規(guī)定》。凡報名參加活動者必須嚴格遵守本規(guī)定,違反規(guī)定者,活動舉辦方有權取消其參加活動的資格。
1、上課時間:
每周六上午9:30——11:00,下午14:00——15:30。為保障孩子的安全,請各位家長按時接送孩子進入大課堂,嚴禁代接、代送及無人接送,由此引發(fā)的后果,責任自負。
2、報名及請假:
▲活動報名采取二維碼網上報名,每周二9點開始報名。
▲如需請假,請在每周五下午4點前(上午9:30-11:00,下午2:30-4:00)撥打81300732電話請假,不接受微信請假,工作人員會在微信會員群內及時發(fā)布替補消息,如需替補,請于以上工作時間撥打電話替補,在該時間內請假,不記違規(guī)。遇節(jié)假日調休,以調整的工作日為準。
▲周六只接受微信請假,替補人員以管理者微信群內顯示的第一名為準,周六請假記違規(guī),兩次違規(guī)取消其當年報名資格。未請假無故曠課兩次者,取消其當年報名資格。報名成功后,不接受任何形式調課。
▲上課需攜帶學員身份證、戶口簿或學生證等有效證件進行身份驗證,與報名信息一致者,方可進入課堂。
3、紀律:
家長在止步線外等候,一律不得進入教室,有影響上課紀律違反規(guī)定者,工作人員將進行勸告,勸告不聽者取消其當年報名資格。
學員座位由工作人員安排,水杯放在指定位置,要服從工作人員管理,杜絕隨意占座行為。不服從老師管理且警告不聽者,取消當年報名資格。
請家長和學員自覺維護課堂區(qū)域衛(wèi)生,杜絕亂扔垃圾行為,破壞課堂設施和損毀公共設施者應照價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