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工作總結
2020年1月17日至2月24日,是山東省第5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月(以下簡稱“非遺月”)。根據省文化和旅游廳的要求,山東省文化館(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緊緊圍繞“傳承多彩非遺、創(chuàng)享美好生活”的主題。組織開展了“講好黃河故事 傳承歷史文脈”2020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文藝演出、冬游齊魯·首屆山東省非遺年貨大集”等4項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促進了文旅融合發(fā)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堅定文化自信,推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
1月16日,“講好黃河故事 傳承歷史文脈”2020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啟動儀式在山東劇院舉行。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 副廳長白皓,省扶貧開發(fā)辦副主任、機關黨委書記張妍華,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廷琦,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鐘華等領導出席啟動儀式。現場1000余名觀眾觀看了演出。中國文化網絡電視對啟動儀式進行直播,200萬觀眾在線同步觀看演出。整臺晚會突出“講好黃河故事 傳承歷史文脈”主題,邀請黃河流域沿線省份及省內沿黃城市的非遺類節(jié)目參加演出。涵蓋青海花兒、四川竹琴、內蒙古呼麥與馬頭琴、陜西華陰老腔、濱州漁鼓小戲、魯西南鼓吹樂、山東快書、武術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啟動儀式同時進行了頒獎儀式及“冬游齊魯·好客山東惠民季”宣傳推介活動,通過推動文旅融合,增強了沿黃省份及省內沿黃城市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整臺晚會主題明確、亮點紛呈,為為觀眾送上具有濃郁文化特色又集觀賞性、藝術性、娛樂性于一體的文化盛宴。
二、年貨醞齊魯年味,文旅促非遺發(fā)展
1月16日至19日,“冬游齊魯·首屆山東省非遺年貨大集”在濟南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qū)舉行。活動精選山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40個采取展板介紹項目,實物陳列、傳承人現場制作、表演講解、觀眾體驗等形式,展現傳統(tǒng)工藝振興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特別是非遺衍生品、非遺創(chuàng)新產品、非遺旅游商品開發(fā)取得的新成績。
在非遺年貨大集,賞非遺、購年禮、逛大集。不僅有紅彤彤的糖葫蘆、晶瑩剔透的糖畫兒、焦黃香甜的吹糖人,還有黃家烤肉、小磨香油、膠東花餑餑、德州扒雞、周村燒餅......更有楊家埠木版年畫等,點亮了非遺之美,引領了品質生活。
在百花洲美景與民俗相映,滿滿都是新春的喜慶和老濟南的余韻,再現舊時老濟南過年的熱鬧滋味兒。“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系列活動見人見物見生活,體現了我省堅持“以人為本、活態(tài)保護”的基本原則,推動了非遺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本次非遺年貨大集聚集春節(jié)精品年貨、民俗藝術表演、特色藝術品。對于總是滿懷期待過年,喚醒了春節(jié)的美好感知,年味兒藏在滿滿的年貨里。
三、非遺融入生活、文化彰顯魅力
1月20日,“迎新年”——曲阜拓片展,在山東省文化館二樓東展廳舉辦。碑帖拓制技藝是用紙和墨及拓制工具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紋拓在紙上的技術,發(fā)明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已有 1000多年的歷史。
此次展覽精選漢到清歷代的碑刻原拓80余幅,涵蓋了正、草、隸、篆等書體,采取作品懸掛和介紹、傳承人現場表演互動的形式。旨在結合“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活動,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參與體驗性強的非遺展演展示,充分發(fā)揮非遺在助力脫貧攻堅、“冬游齊魯——好客山東惠民季”、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增強人民群眾保護傳承非遺的參與感、認同感和獲得感,保護、傳承、弘揚傳統(tǒng)文化。
四、點亮非遺花燈,展現文旅新貌
1月17日,淄博花燈展在山東省文化館前廣場舉辦。花燈——是春節(jié)、元宵節(jié)懸掛和擺設的觀賞性,用各種材質和造型以傳統(tǒng)工藝制作的燈飾,通稱花燈、燈彩或彩燈。淄博花燈歷史悠久,明清時期,隨著工商業(yè)的興起達到鼎盛,素以“聲、光、動、奇、秀、巧”著稱。此次展覽展示了淄博花燈的傳統(tǒng)花燈,有“德正清廉燈、琴棋書畫燈、梅蘭竹菊燈、國學教育燈、六角福順燈、四方祥瑞”等代表性作品,營造歡樂祥和的春節(jié)氣氛。淄博花燈點亮了山東省文化館的廣場,成為意義非凡的新亮點。同時有利于對淄博花燈的宣傳,促進花燈產業(yè)的繁盛和發(fā)展,對保護和利用好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優(yōu)秀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20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系列活動,舞臺呈現非遺項目的同時,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走近年貨大集、非遺代表性作品走近現代人的生活,充分展示了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傳承多彩非遺、創(chuàng)享美好生活的活態(tài)傳承理念,以及“講好黃河故事 傳承歷史文脈”的成果。作為全國首創(chuàng)的山東省非遺月,已經成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品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