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文化館老年大學召開“新任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月”活動總結會議
11月8日下午,山東省文化館老年大學召開“新任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月”活動總結會議,山東省文化館非遺中心負責同志、新任教師、督學、教研室主任、校區(qū)辦全體成員參加會議。
校區(qū)“新任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月”活動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開展,旨在提升校區(qū)新任職教師教學能力和規(guī)范化水平,通過到老教師班級跟班聽課、撰寫心得體會、開展二三課堂活動等方式,力促新任教師熟悉老年教育特點,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nèi)容,豐富課后活動形式。
本次會議總結了一個多月來工作人員進班聽課情況、新任教師向老教師跟班學習情況、新任教師組織學員到社區(qū)與中小學開展二三課堂情況、學員反饋情況等;3名新任教師匯報了學習心得體會與下步教學打算;老年大學督學和教研室主任向新任教師傳授了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教學要求。
省文化館非遺中心負責同志對校區(qū)辦積極引進非遺專家授課、努力提升非遺專家教學能力、推動非遺文化在老年教育中傳承表示充分認可和衷心感謝,勉勵非遺專家虛心請教、教學相長,讓更多的非遺技藝在老年大學開花結果。
山東省文化館老年大學校區(qū)辦負責人表示,一是高度重視新任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開展新任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月活動,就是給新任教師一個提升教學的機會,一個交流切磋的環(huán)境,一個展示技藝的平臺,讓老師們更好地身入、心入、融入老年教育。二是新專業(yè)進一步凸顯了辦學特色。校區(qū)應學員們的要求,第一次開設形舞提高班,今后將會展現(xiàn)出更多精彩的學習成果。同時,文化館校區(qū)是以傳統(tǒng)文化為特色的校區(qū),新開設的兩門非遺課,豐富了校區(qū)的課程,吸引了社區(qū)、中小學到校觀摩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濟南市民生大街小學開展的“非遺大集進校園”活動,邀請兩位非遺老師和學員現(xiàn)場展示作品,在來賓和中小學生強烈要求下,部分作品進行了義賣,義賣所得善款也都捐助到社區(qū)的公益基金里。這些活動凸顯了辦學特色,擴大了辦學影響。隨著老師教學的不斷深入,學員作品的不斷豐富,校區(qū)的知曉度、美譽度將會更進一步提升。三是應久久為功,建立長效機制。“教學能力提升月”是個開始,提升教學水平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各位老師應把創(chuàng)作作品時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樣用在教學上,把怎么講學員好懂,怎么說學員愛聽,怎么能讓學員能看明白研究透徹。把每節(jié)課打造成為一個作品,乃至一個精品。教學是個“教學相長”的過程,老師們根據(jù)教學中的體會進行改進提升,再把新的技藝和方法用到教學中,如此循環(huán)往復,教學能力和技藝水平就能相互促進,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