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給孩子們的非遺公開課——威海市河北中學體驗威海錫鑲技藝
5月22日,按照山東省文化館(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關于開展“講給孩子們的非遺公開課”的安排,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市非遺保護中心)組織“威海錫鑲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江玉老師在威海錫鑲文化藝術館為來自威海市河北中學的40多名中學生帶來了一場沉浸式體驗非遺公開課。
課程開始,李江玉老師先為同學們展示了百年前的錫鑲老壺,生動形象地為孩子們講解了錫鑲圖案所展現(xiàn)的自然、人文和威海地方風土人情,以及不同歷史時期錫鑲圖紋的藝術內涵。
在體驗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自己動手感受錫鑲技藝制作主要工序之一的鏨刻技藝。在非遺老師的指導下,他們左手握鏨、右手拿錘,姿勢有模有樣,落錘節(jié)奏有序,錘聲清脆悅耳,中國風的美感逐漸成型,同學們全都變成了錫鑲小工匠。
體驗雖有趣但難度卻不小,剛開始時同學們都遇到不小的挑戰(zhàn),細細的一條直線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能筆直規(guī)整。在傳承人老師的細心指導和同學們的用心努力下,大家都獨立完成了屬于自己的精美圖案。將圖形鑲在汝瓷茶杯上這一刻,仿佛給茶杯注入了靈魂,同學們愛不釋手,喜愛至極。整個活動同學們不僅學到了新的知識,更體會到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
撰稿:鄭昕 王娜
圖片:威海市群眾藝術館提供
編輯:李想
審核:仇菲
簽發(fā):王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