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三館全部實現(xiàn)免費開放 為農村免費送戲1萬場
今年是全省開展“文化惠民、服務群眾”辦實事活動的第3年。記者在今天(31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了解到,為更加充分的發(fā)揮基層文化設施作用,傳承弘揚優(yōu)秀地方傳統(tǒng)文化,結合16件實事的責任分工,省文化廳制定下發(fā)了《關于抓好2014年山東省“文化惠民、服務群眾”實事落實的通知》,逐項制訂實施方案,同時將有關任務細化分解到各市,積極推動各項實事的落實。現(xiàn)將5件實事完成情況通報如下:
一、三館全部實現(xiàn)免費開放 創(chuàng)新“圖書館+書院”服務模式
全省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全部實現(xiàn)免費開放,2014年新增服務窗口692個,新增服務品牌項目836個,全年免費接待總人數近3100萬人,比上年增長12%。
省文化廳積極爭取財政補助資金,省財政今年除省直單位免費開放資金外,對各市和財政直管縣投入免費開放資金4500萬元,各市高度重視免費開放工作,主動抓好補助資金的落實。在免費開放的同時,強化對老年人、少年兒童、農民工和殘疾人的服務,實現(xiàn)文化產品、文化服務的提供與群眾需求有效對接。我廳對各市免費開放情況,新增服務窗口、服務品牌項目多次進行調度和考評,并將考評結果作為獎補的重要依據。
今年5月份,省文化廳創(chuàng)新“圖書館+書院”的服務模式,將現(xiàn)代公共圖書館和傳統(tǒng)書院有機結合,目前已招募專家團隊20余人、志愿者380余人,省級投入扶持資金400萬元,全省公共圖書館已建成尼山書院67個,開展活動近1300場次,服務群眾超過17萬人次。省圖書館在全國率先建成了面向視障人群的公益性數字文化服務應用平臺--山東省盲人數字圖書館,首創(chuàng)“一站、一網、一庫”(數字圖書館網站、數字文化服務網絡、數字資源庫)的建設服務模式。省文化館免費為基層單位培訓學員500人次,為學校培訓學生300人次,為社區(qū)文化站策劃舉辦消夏晚會20余場次。青島市圖書館推出了手機移動閱讀平臺、自助辦證機和24小時自助圖書館;煙臺市公共電子閱覽室定期開展“關愛城市小候鳥”活動,邀請農民工子女到電子閱覽室學習使用數字文化資源;威海、日照等沿海城市進行了“邊疆萬里數字文化長廊”建設,設立了“海疆數字文化導航站”.各市新創(chuàng)了多個公共文化服務品牌,深受群眾喜愛。
二、對10000個農村文化大院進行優(yōu)化升級
上半年省文化廳出臺了《山東省村文化大院規(guī)范化提升標準》,對優(yōu)化升級文化大院的硬件設施、功能布局、活動組織、人員管理、經費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目前該項任務已全部完成。
根據各市村居數量和文化大院建設現(xiàn)狀,省文化廳將全省9500個任務指標分配到各市,其余500個任務指標由省文化廳直接投入資金進行建設,這500個村主要是省派“第一書記”幫包村和部分“鄉(xiāng)村文明行動”先進村。投入彩票公益金2500萬元用于該項工作,并多次對各市文化大院建設情況進行考察、調度,對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整改時限,同時將優(yōu)化升級文化大院納入公共文化覆蓋率考核、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和示范項目創(chuàng)建中。各市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大院的優(yōu)化升級,加大政策和資金的扶持力度,如濟南市投入財政資金5600萬元,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用于500個規(guī)范化農村文化大院建設;威海市環(huán)翠區(qū)采取“政府引導、企業(yè)出資、街道管理”的方式,吸引投資8000多萬元,高標準新建了南竹島、陶家夼等精品社區(qū)文化中心,走出了一條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新路子。
三、為3萬個村(居)廣場舞蹈隊配備便攜音響和道德舞曲
年初省文化廳下發(fā)了《2014年配備便攜式移動音響和道德舞曲數額分配表》,分別確定了由省、市、縣配備便攜式盈動音響和道德舞曲的村居名單。截止目前,全省共配備便攜式移動音響30982臺,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任務指標,其中泰安、東營等市已基本完成村(居)廣場舞蹈隊配備便攜式移動音響的全覆蓋。
四、扶持1000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
緊密結合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實際,針對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民間藝人的現(xiàn)狀,組織實施了1000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民間藝人選拔培訓示范工程。2014年以來,全省各級代表性傳承人新收徒3350多名,其中國家級、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收徒1520余名。
采用分級推進的模式對傳承人進行扶持培訓,由省、市、縣三級文化主管部門分級負責對全省324名省級傳承人、1571名市級傳承人和4012名縣級傳承人進行扶持和培訓。組織舉辦了“齊魯非遺大講堂”活動,重點對全省308個省級非遺項目保護
單位分12期進行培訓。積極開展民間文化“百鄉(xiāng)千人”扶持計劃,組織非遺展演隊伍、莊戶劇團、民間藝人開展豐富多彩的非遺展示展演、傳承活動,2014年全省依托非遺項目的各類文藝表演團體(包括國有劇團、莊戶劇團)下鄉(xiāng)演出近5600多場次,觀眾近2300多萬人。今年繼續(xù)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每人每年10000元,省級傳承人每人每年6000元的標準給予傳習活動補助。除了中央和省里對代表性傳承人的傳習活動補助以外,青島等地也建立了對市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傳承活動補助制度,對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提供扶持。
五、為全省農村(社區(qū))免費送戲10000場
為落實好免費送戲任務,省文化廳將10000場演出任務分解到省直院團和各市、縣,免費演出活動以各級國有文藝院團為骨干,同時吸收群眾藝術館文藝演出隊、民營劇團、莊戶劇團等其它演出單位參與,共同開展送戲演出。各級文化部門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采取政府采購、演出補貼等多種方式,調動各類文藝演出團體進行免費演出的積極性。
截止目前,全省各級藝術院團共免費送戲演出26000余場,其中省直院團演出162場,全省超額完成全年演出任務近3倍,觀眾近3000萬人次。
文化惠民實事的順利實施,對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推進全省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下一步,我廳將嚴格按照任務指標,強化檢查考核,完善獎懲機制,搞好典型推廣,確保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