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花邊:用針線編制非遺傳承的大美畫卷
11月11日,山東非遺傳習大課堂迎來了第三十二期,本期請來的是“即墨鑲花邊傳統(tǒng)手工技藝”傳承人黃霞,她用針線編制非遺傳承的大美畫卷。
據(jù)黃霞介紹,即墨民間用棉線或絲線編織的網(wǎng)狀花邊最早出現(xiàn)在明朝末年,那時已經(jīng)廣泛流傳著“小扣鎖”和“繡花”兩種民間手繡工藝。當?shù)孛耖g藝人在吸收歐洲織繡技法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當?shù)蒯樂ㄌ攸c,對工種、針法、圖案進行了不斷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逐漸發(fā)展形成了絢麗多姿的“即墨花邊”,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即墨花邊為單針、單線編織技法,用一線編織到底,因而能夠達到平、薄、光、勻、齊、凈的工藝要求。同時即墨花邊實現(xiàn)了編織與手繡的完美融合,形成虛與實、明與暗、浮與沉的鮮明對比,層次分明,成品有宛如浮雕的立體效果,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
考慮到學生們?nèi)粘I钪袠O少用到手縫針,黃霞在備課時選擇了相對簡單的鎖針,用鎖針技法編織出一朵花的輪廓。“用線將大致輪廓描出之后,在形成這個輪廓的邊上鎖針,要求均勻、緊致。”黃霞一邊演示,一邊指導每一個學生親手操作,讓他們自己體驗動手的樂趣。
經(jīng)過了剛開始的無從下手,在黃霞的耐心教導后,學生們稚拙地“引針”“走線”,沿花朵的輪廓一針一針排布下去,從花蕊到花瓣,一朵粉嫩的鮮花逐漸呈現(xiàn)在手中。大家互相展示、對比著,喜不自禁。
黃霞在課后說道:“今天教的鎖針是最基本,也是最千變?nèi)f化的一種針法,在即墨花邊中起到非常關(guān)鍵的作用。很高興小朋友們來參加今天的活動,他們的熱情使我對于向下一代傳承更有信心,他們的學習勁頭更是讓我覺得很欣慰。”